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841159128637传真:02074693219
金年会鄠邑区第三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意见征求公告
照西安市地名委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安市第三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认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及区政府工作要求,2024年9月以来,鄠邑区民政局向各街道办(景区管理局)及其他专家学者征集梳理了甘西小学等4个历史文化地名,完成了登记、论证等环节,并会同区文旅(文物)、住建等区地名委成员单位进行了评审,形成了鄠邑区第三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征求意见稿),现予以公布,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
1.甘西小学(Gānxī Xiǎoxué):甘西小学位于西安市鄠邑区蒋村街道,其前身是李萃亭和胞兄李沉斋在1930年创办的静修学舍。1933年秋更名为甘西小学,旧址位于蒋村街道办东侧100米(现为蒋村中心幼儿园)。1939年7月,成立了甘西小学支部,是地下组织的重要活动地点。学校有数十名师生先后成为的先驱和建设的栋梁,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抗战教育和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主张,为抗战将士募捐。1941年1月,当局逮捕了校长李萃亭,并将其摧残致死,学校停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纪念李萃亭烈士,将学校改名为萃亭小学。1988年4月,恢复甘西小学校名。现学校内建有甘西英烈纪念馆是西安市党史教育基地。
2.万花山(Wànhuā Shān):万花山位于鄠邑区南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区太平峪内,距离鄠邑中心城区约23公里,海拔1917米,据传昔日坡峰野花万种,绚丽夺目,故名万花山。在唐代以前称为云际山,又传为唐高祖玩(赏)花处,因也有玩花山之称。万花山共九顶,呈花状,俗称九顶万花山。其主峰、橡山和草坪岗,并称万花山“凌霄三峰”。山体由距今13000万年的燕山期混合花岗岩组成,岩石坚硬,故形成众多峻峭地形,有观赏价值。
3.礼贤村(Lǐxián Cūn):礼贤村是鄠邑区涝店街道的古村,礼贤村名最早来源于姓李名贤的人名,据传明崇祯十七年(1644)前,姓李名贤的人居住于此,得李贤庄名,也称李家庄,后来以“男有礼貌、女讲贤良”意改称“礼贤庄”,至少清乾隆四十二年《鄠县新志》中已记载为“礼贤庄东、西二堡”,二十二年《重修鄠县志》也记载为“礼贤庄”,后因繁体字“禮”笔画太多,称里贤庄,后又改为礼贤庄,2016年撤并村时称礼贤村。
4.西宋村(Xīsòng Cūn):西宋是鄠邑区甘河街道古村、大村,村名原名宋村,是以姓氏或朝代(宋)得名,至少元至正十八年(1281)祖庵《重阳万寿宫真元会题名之记》碑载有“宋村”名,即该村以“宋村”为名至少有700余年历史。村中有以姓氏为村名的传说,明嘉靖年间,渭河北移七八里,留下肥沃的土地,明代后期,有数户宋姓人家居此,得名宋村,后有礼泉县西张村燕姓先生携家人避乱于此,设馆教书,生四子,人丁兴旺,燕姓遂成村中大姓,其余有宋、徐、赵等姓人家,燕姓为稀有姓氏,据说和春秋战国时的燕国有关。因此关中道流行的木偶戏《王翦灭燕》不准在村里演出。2016年撤并村庄时,为和大王街道宋村、草堂街道宋村相区别,称西宋村。